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被引:43
作者
张坚勇
万向元
肖应辉
王春明
刘世家
陈亮明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 食味品质; AMMI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性状——米饭光泽度、粘性、柔软性、弹性和综合口感进行了2年3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食味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和AMMI分析的前三维主成分值(IPCA1~3)为性状指标,对18份供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5项食味品质指标在不同基因型、地点和年份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栽培方式也能显著地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且对各项食味指标的作用方向完全一致,即绿色食品栽培>有机栽培>常规栽培>高产栽培;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整体上要优于籼稻品种,其中食味品质好且稳定性高的籼、粳品种有 W002、早丰九号、武育粳 3号、广陵香粳、盐粳 5号、3004、丰优香占、R405和南京16号。综合考虑品种的产量水平和外观品质,W002、丰优香占、南京16号等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的食味和外观品质及其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88 / 7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