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教育视角看教师如何育人——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思考

被引:50
作者
朱小蔓 [1 ,2 ,3 ]
王平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3]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
关键词
学校德育; 价值观教育; 教师育人; 教师情感素养; 情感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教师育人工作具体地体现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等方面。从情感教育的视角看,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价值观挖掘、建立各门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以及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等相应的学科素养,教师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与回应以及教师对学科和教学的热爱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契机与资源。教师的师生观、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以及师生之间真实的交往等都渗透着德育的机会,是教师在学校教育更大范围内育人的重要途径。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感和人文素养等则是师德的表现,也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成长的形象、直观的活生生的德育源泉;教师育人观念、条件和素质,尤其是教师的情感条件、性向和能力可以通过在教师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尤其是与学生、同侪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中被刺激、显现。在这方面,广泛的阅读、情感表达工作坊等都是可以结合学校与教师实际情况而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与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在职场中生长教师的生命自觉——兼及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的思想与实践 [J].
朱小蔓 ;
王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67-74
[2]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苏) 苏霍姆林斯基;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情感德育论.[M].朱小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教学机智.[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理论.[M].毕淑芝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