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99
作者
易平
方世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质公园; 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耦合协调度; 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定量评价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将耦合协调度理论引入地质公园这一微观研究领域,得到了如下成果:①分析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在借鉴相关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实地考察,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大子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子系统层和14个评价指标层,详细说明了每个指标选取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数据如何获取和测算;②为了更准确地评判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交互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构造了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制定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类型划分和评判标准,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耦合与不耦合2个大类、6个小类和18个基本类型;③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合理性,耦合协调度研究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香港典型地质遗迹资源与地质公园建设 [J].
方世明 ;
伍世良 ;
李江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147-150
[12]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13]   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J].
刘新平 ;
孟梅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173-178
[14]   我国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与保护网络的构建 [J].
刘海龙 ;
潘运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9) :1480-1488
[15]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 [J].
陈安泽 .
地质通报, 2010, 29 (08) :1253-1258
[16]   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J].
宋戈 ;
梁海鸥 ;
林佳 ;
孙白妮 ;
张慧 ;
姜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835-840
[17]   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 [J].
赵逊 ;
赵汀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1-308
[18]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J].
赵汀 ;
赵逊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9-324
[19]   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综合评价 [J].
陈英玉 ;
龚明权 ;
张自森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39-344
[20]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