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更新种群数量特征

被引:22
作者
费世民 [1 ]
何亚平 [1 ]
陈秀明 [1 ]
蒋俊明 [1 ]
郭志华 [2 ]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秦岭; 种群; 数量特征; 油松; 华山松; 水灾迹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不同植物种群种间比较研究利于揭示种群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秦岭地区蔡玉河流域范家庄段水灾迹地恢复17年后群落优势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华山松(P.armandii)的种群数量特征。水灾灾后第一年(1989年)就有油松和华山松个体进入迹地,由于较大的高生长速度和侧生长速度,油松种群的平均高度和地径高于华山松,占据了较大的垂直和水平空间。相对来说,油松和华山松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模式不同,二者均是小个体数量居多,大个体数量极少,但油松中等大小个体多于华山松。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不同,油松的为单峰右偏曲线,华山松的则近似于正态分布。坡向对油松的年龄结构模式没有影响,但对华山松种群有影响。油松和华山松种群不同高度级、径级和年龄级之间存在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缺少一致性,表明种群大小结构不一定反映年龄结构。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密度动态和存活曲线类型一致,均为Ⅱ型,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种群动态。总体上说,油松和华山松具有不同的树种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但对种群更新存活动态没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毒药树种群数量特征的比较 [J].
陈国科 ;
彭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3) :426-431
[2]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 [J].
刘兴良 ;
岳永杰 ;
郑绍伟 ;
刘世荣 ;
史作民 ;
杨冬生 ;
杨玉坡 ;
马钦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4) :9-15
[3]   秦岭中段华山松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J].
兰国玉 ;
雷瑞德 ;
安锋 ;
陈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3) :48-52
[4]   岷江上游林线附近岷江冷杉种群的生存分析 [J].
程伟 ;
吴宁 ;
罗鹏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249-253
[5]   太白山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张文辉 ;
王延平 ;
康永祥 ;
刘祥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07-212
[6]   川西地区岷江柏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J].
袁志忠 ;
包维楷 ;
何丙辉 .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04) :373-381
[7]   二滩库区锥连栎林土壤种子库和幼苗格局初步研究 [J].
费世民 ;
何亚平 ;
王鹏 ;
蒋俊明 ;
陈秀明 ;
何飞 ;
雷彻洪 ;
涂代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4, (02) :15-20
[8]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数量动态 [J].
肖宜安 ;
何平 ;
李晓红 ;
邓洪平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2) :252-257
[9]   以种子为繁殖体的植物更新模型研究 [J].
肖治术 ;
张知彬 ;
王玉山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70-75
[10]   丝栗栲种群生命过程及谱分析 [J].
闫淑君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4) :3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