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

被引:28
作者
杨圣敏 [1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 “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
关键词
民族学; 回顾; 总结;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09.02.021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民族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和新时期(1978~2008)以来的民族学。在旧中国时代,中国的民族学界主要依托于西方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到了新中国前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又成为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一支,曾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出卓越贡献,并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新时期以来,在与西方学术界完全断绝来往30年之后,中国民族学界再次融入国际学术界,成为国际民族学界的一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开放,不再自囿于某一学派或观点,并已初步自立门户,在学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点,一个中国民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功能学派已初现端倪。新时期以前,民族学曾先后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和"修正主义学科"而被撤销。近30年,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最迅速,也是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30年的学科发展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与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00年以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38+192 +19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