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中国PM2.5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分析

被引:18
作者
胡庆龙
伍亚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PM2.5排放; 区域差异; LMDI模型; Theil指数法;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0.06.00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研究目标:探究东、中、西部区域因终端能源消费产生的PM2.5排放区域差异、驱动因素。研究方法:运用能源消费统计因子表、Theil指数法、LMDI模型分解法。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PM2.5排放的决定性因素,区域间PM2.5排放量差异与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单一趋势性;东、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中西部区域有着更低的技术水平,有着更高的PM2.5边际减排潜力;区域间煤炭的消耗量差异直接决定了区域间PM2.5排放水平差异;中国目前排放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主要发生在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是PM2.5增排或减排的主要部门。研究创新:以终端能源消费产生的PM2.5排放量为研究对象,探究东、中、西部区域PM2.5排放差异及背后的驱动因素与经济学机理。研究价值:有助于制定政策以缩小区域PM2.5排放差距,并为中国各区域制定PM2.5减排任务和减排目标提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8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张晶.西北工业大学.2017, 01
[2]  
基于LMDI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徐军委.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10
[3]   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困境及其破解思路 [J].
刘华军 ;
雷名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10) :88-95
[4]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杨明海 ;
张红霞 ;
孙亚男 ;
李倩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4) :3-19
[5]   唐山市PM2.5一次源的结构分解分析 [J].
陈菡彬 ;
李璞璞 .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2) :28-35
[6]   京津冀PM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研究 [J].
周曙东 ;
欧阳纬清 ;
葛继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4) :102-109
[7]   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2.5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毛婉柳 ;
徐建华 ;
卢德彬 ;
杨东阳 ;
赵佳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2) :264-272
[8]   南京主要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及相关气象分析 [J].
贾梦唯 ;
赵天良 ;
张祥志 ;
吴香华 ;
汤莉莉 ;
王黎明 ;
陈煜升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9) :2567-2577
[9]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J].
邵帅 ;
李欣 ;
曹建华 ;
杨莉莉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73-88
[10]   合肥城区PM及PM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陈刚 ;
刘佳媛 ;
皇甫延琦 ;
王海婷 ;
史国良 ;
田瑛泽 ;
朱余 ;
李菁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7) :1938-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