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行动单位与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一个解释模型

被引:10
作者
田先红 [1 ,2 ]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行动单位; 区域差异; 上访; 国家;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2.04.02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行动单位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性程度和农民组织能力的差异,进而形塑出不同的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由于现代性的长期浸润和国家权力的渗透,全国各地农村家族和地方性规范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解体,再加上压力型信访维稳体制的影响,极大地改变着既有的政治机会结构,将导致各地农村再生产出越来越多以个体利益诉求为目标的上访行为。从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探讨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有利于拓展农民上访研究视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新乡土中国[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著, 2003
[12]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
[13]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14]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