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其侵蚀改造

被引:33
作者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鏐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2] 江苏省连云港建港指挥部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 苏北; 入海; 破波带; 三角洲沉积;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旧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是黄河在苏北夺淮入海期间形成的。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及沉积钻孔等,揭示了这一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并对“五条沙”进行了论证。本文对水下三角洲所在海区的潮流及波浪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动力强度平面分布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将这一分布图式与沉积物的抗冲性指标加以对比。据此指出,水下三角洲南北两侧的水动力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别,从而对水下三角洲两侧海滩剖面特征及岸线夷平过程的特点,做出了动力学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河口的泥沙特征及其河道变迁 [J].
张义丰 .
海洋科学, 1983, (05) :48-52
[2]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 [J].
耿秀山 ;
万延森 ;
李善为 ;
张耆年 ;
徐孝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1) :62-70
[3]   关于苏北中部平原海岸古砂堤形成年代的认识 [J].
虞志英 ;
陈德昌 ;
唐寅德 .
海洋科学, 1982, (04) :11-14
[4]   江苏中部海岸发育和开发利用问题 [J].
朱大奎 ;
许廷官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3) :799-818
[5]   苏北沿海暗沙成因的研究 [J].
李成治 ;
李本川 .
海洋与湖沼, 1981, (04) :321-331
[6]   海州湾岸滩演变过程和泥沙流动向 [J].
王宝灿 ;
虞志英 ;
刘苍字 ;
金庆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 (01) :7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