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26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徐永昌
陈践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古环境; 有效烃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桌子山剖面的奥陶系克里摩里组沉积有机质为腐泥型,其碳同位素(δ13Corg)值为-30.0‰-28.1‰,自下向上呈偏轻趋势,归因于沉积时底部水体缺氧及细菌改造作用,加之浮游生物繁盛,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为0.31%),可视为潜在有效烃源岩;岐山剖面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的有机质为宿殖型,δ13 Corg值偏重(-25.7‰-24.1‰),与底栖藻类的发育及氧化环境密切相关。岩石中δ13 Corg既蕴涵着有机质类型的信息,又记录了生态和沉积环境的性质及其演化,结合其它指标,可作为恢复沉积有机质古环境的有效依据,进而研究高演化海相烃源岩的时空分布。图3表1参27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烃源岩中的25-降藿烷系列与微生物改造作用 [J].
杜宏宇 ;
王铁冠 ;
胡剑梨 ;
徐桂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42-44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效性判识 [J].
谢增业 ;
伍大茂 ;
胡国艺 ;
李剑 ;
蒋助生 ;
严启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9-32
[3]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混合气的实质 [J].
陈安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33-38
[4]   生物圈碳同位素组成全球变化特点 [J].
ЭМ加里莫夫 ;
李红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2, (Z2) :1-17
[5]   论我国海相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王大锐 ;
宋力生 .
石油学报, 2002, (01) :31-34+39
[6]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源岩中两类生烃母质 [J].
王飞宇 ;
边立曾 ;
张水昌 ;
张宝民 ;
梁狄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96-102
[7]   高成熟碳酸盐岩地层烃类生成和运移的激光诱导荧光显微镜观测与判识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贾蓉芬 ;
申家贵 ;
刘祖发 ;
王云鹏 ;
耿安松 .
科学通报, 2000, (S1) :2705-2709+2809
[8]   奥陶系类Ⅲ型烃源岩及其生成天然气的特征 [J].
赵孟军 ;
张宝民 ;
边立曾 ;
肖中尧 ;
李梅 ;
彭燕 ;
秦胜飞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21) :2333-2336
[9]   海相镜质体——海相烃源岩中一种重要生烃母质 [J].
肖贤明 ;
刘德汉 ;
傅家谟 .
石油学报, 1997, (01) :46-50
[10]   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 [J].
黄第藩 ;
李晋超 ;
张大江 .
沉积学报, 1984, (03) :18-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