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41
作者
朱亚莎
周艳秋
张薇
汤惠茹
李瑞珍
乌兰娜
刘志红
李鹃
吴瑞芳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癌的1 961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级和Ⅱ级(轻、中度宫颈病变组)827例和39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高度宫颈病变组)483例和宫颈癌258例;以接受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1 125例,经阴道镜检查正常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无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者为对照组,共计调查3 086例。患者均于诊断时建立专科门诊病历,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月经史和宫颈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健康体检无宫颈病变者为对照组,在体检前以同样方法做危险因素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研究组中宫颈癌组与高度宫颈病变组具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性伴侣人数、文化程度和户籍情况。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宫颈癌组及高度宫颈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与发病明显相关性的变量有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次、初次性生活年龄、户籍情况;将轻、中度宫颈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与发病明显相关性的变量有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次、户籍情况、文化程度。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初次性交年龄、产次、性伴侣人数、户籍情况具有相关性。因此,宫颈癌的防治重点,一是建立宫颈癌筛查系统和加强人群的宣教工作,二是加强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广东省外来务工妇女和本地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 [J].
刘瑶 ;
童晓霞 .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 (04) :16-18
[2]   年轻妇女子宫颈癌17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J].
张美琴 ;
陈鸣之 ;
不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03, (11) :36-40
[3]   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 [J].
郝敏 ;
王静芳 .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 (06) :404-406
[4]   深圳华侨城不同职业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CIN现患率调查 [J].
吴瑞芳 ;
周庆芝 ;
刘植华 ;
李瑞珍 ;
韩春艳 ;
石菊芳 ;
李俊华 ;
张礼婕 ;
李霓 ;
乔友林 .
中国癌症杂志, 2007, (09) :679-683
[5]  
Risk factors for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mong un-screened women in a high-risk rural area of China .2 Fang-hui Zhao,Michele R Forman,Jerome Belinson. Int J Cancer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