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空吸作用是油气藏的成藏机制之一

被引:6
作者
陆廷清
苏培东
常健民
牟中海
秦启荣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震; 负压空吸; 快速运移; 地应力差值; 构造裂缝;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是构造应力在瞬间强烈释放的表现,震区产生的负压空吸作用对地下流体运动影响很大,是油气成藏的机制之一。将油气在负压空吸作用下运聚成藏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地震前平衡期地应力差值微小,油气在浮力等驱动力作用下发生运移;地震前准备期孕震区地应力逐渐集中,储集应变能;地震发生时为成藏期,震区应力瞬间释放,在震区及其附近产生地震裂缝网络,在巨大地应力差值造成的负压空吸作用下,地下流体和所含油气快速运移于新生裂缝网络中,形成油气聚集;地震后平衡期内油气运移不明显,如果震后新生裂缝区裂缝中的地下水形成新矿物而占据裂缝体积,将给裂缝中聚集的油气增加附加压力。图2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断裂力学.[M].丁遂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  
石油地质学.[M].()查普曼(Chapman;R.E.)著;李明诚;周明鉴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  
地震工程学.[M].胡聿贤著;.地震出版社.1988,
[4]  
地质力学概论.[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73,
[5]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邸领军 ;
张东阳 ;
王宏科 .
石油学报, 2003, (02) :34-37
[6]   天然地震与构造裂缝、油气运移的关系研究 [J].
张兴权 ;
安玉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106-108+116
[7]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8]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J].
华保钦 .
沉积学报, 1995, (02) :77-85
[9]   海城、唐山两大地震前后油井生产动态的变化 [J].
吴起林 ;
刘安建 .
地震学报, 1983, (04) :461-466
[10]   唐山地震前后渤海湾地区油井动态的异常变化 [J].
张德元 ;
赵根模 .
地震学报, 1983, (03) :36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