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长与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陈俊杰 [1 ,2 ]
孙莉英 [1 ]
刘俊体 [3 ]
蔡崇法 [2 ]
蔡强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试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坡度; 坡长; 降雨强度; 细沟侵蚀;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3.02.02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跌坎出现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产流时间与跌坎出现时间主要由降雨强度控制,坡长增长对产流时间的提前有促进作用。径流量随着坡面由缓变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变化,在降雨总量相同,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径流量差异不大。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坡度对侵蚀量的影响,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坡度的影响。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并存在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长会增强坡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细沟侵蚀临界坡度研究 [J].
杨具瑞 ;
史正涛 ;
曹叔尤 ;
刘兴年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5) :64-67
[2]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J].
张光辉 ;
刘宝元 ;
李平康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56-60
[3]   坡面细沟侵蚀的冲刷试验研究 [J].
陈力 ;
刘青泉 ;
李家春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5, (06) :761-766
[4]   REE示踪坡面侵蚀的演变过程 [J].
薛亚洲 ;
刘普灵 ;
杨明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2) :8-11
[5]   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李占斌 ;
丁登山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72-75
[6]   土壤侵蚀与地表坡度关系研究 [J].
王秀英 ;
曹文洪 ;
陈东 .
泥沙研究, 1998, (02) :38-43
[7]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研究 [J].
蔡强国 .
泥沙研究, 1998, (01) :54-61
[8]   黄土残塬区人工降雨条件下坡耕地水蚀的研究(Ⅰ)──影响细沟侵蚀因素的综合分析 [J].
王治国,魏忠义,段喜明,高昌珍,王春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5, (02) :51-57
[9]   发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长与坡度 [J].
郑粉莉 .
中国水土保持, 1989, (08) :25-26
[10]   坡耕地细沟侵蚀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郑粉莉 ;
唐克丽 ;
周佩华 .
土壤学报, 1989, (02) :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