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控制与地方认同——明以来芦苞宗族组织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10
作者
罗一星
机构
[1] 广州市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
关键词
芦苞社区; 宗族组织; 地方认同; 资源控制;
D O I
10.13469/j.cnki.zgshjjsyj.2007.01.008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明初地方土地所有权的国家认同,导致了芦苞社区各宗族间资源控制的分化。先到的宗族控制了大片沙田和神明祭祀等文化资源,并制造出一套地方认同的话语和族群分类标志。后到的族群则通过“造祖”和“请神”等文化手段模糊族群分类,并尽快融入到地方认同之中。地方认同比国家认同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宽容,不同的族群可以在地方认同的空间下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文化支点。而地方认同一旦形成,就将长期而深刻地影响地方宗族组织和地方文化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 [J].
萧凤霞 ;
刘志伟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 (03)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