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玫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土壤水分阈值响应及其生产力分级

被引:22
作者
张淑勇 [1 ]
夏江宝 [2 ]
张光灿 [1 ]
周泽福 [3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学院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阈值效应; 土壤水分; 生产力分级; 黄刺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以3年生天然次生灌木黄刺玫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水分(RWC)的响应特征及光合生产力分级。结果表明:当RWC在33.8%—81.3%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曲线为明显的双峰曲线;上午阶段(11:00时之前)Pn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引起的,下午以非气孔限制为主;随着RWC的增加,Pn、Tr第1峰值出现的时间延后;在此水分范围内,Pn日均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n最高值((8.5±1.8)mmol·m-2·s-1)出现在RWC为71.7%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对RWC的响应有所差异,当RWC大于47.1%时,WUE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出现在13:00时,并且前后时段WUE变化不大。RWC为47.1%时,WUE维持在最高水平,日均值为(2.72±0.59)μmol/mmol。根据Pn、Tr、WUE和RWC的定量分析,以及从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效益同时考虑,适合黄刺玫生长的RWC在33.8%—71.7%之间。以光合生理参数为指标对黄刺玫土壤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进行分级与评价,确定RWC>90.4%或RWC<33.8%时为"中产中效水";RWC在71.7%—81.3%和47.1%—71.7%时分别为"高产中效水"和"高产高效水",!其中RWC在57.4%左右时为"最优产效水";RWC在18.8%—26.5%时为"低产低效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519 / 25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测墒补灌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段文学 ;
于振文 ;
张永丽 ;
王东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12) :1424-1432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环境及植被生长响应——以燕沟流域为例 [J].
王力 ;
卫三平 ;
吴发启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543-1553
[3]   陕北丘陵沟壑区撂荒地自然恢复植被的组成结构与数量分类 [J].
焦菊英 ;
张振国 ;
贾燕锋 ;
王宁 ;
白文娟 .
生态学报, 2008, (07) :2981-2997
[4]   水分胁迫对玉米苗期生理和形态特性的影响 [J].
郑盛华 ;
严昌荣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38-1143
[5]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容重及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虎陈霞 .
生态学报, 2006, (03) :647-654
[6]   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J].
谢田玲 ;
沈禹颖 ;
邵新庆 ;
高崇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79-1686
[7]   黄土半干旱区刺槐和侧柏林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分级研究 [J].
张光灿 ;
刘霞 ;
贺康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858-862
[8]  
Populus cathayana males exhibit more efficient protective mechanisms than females under drought stress[J] . Sheng Zhang,Lianghua Chen,Baoli Duan,Helena Korpelainen,Chunyang Li.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12
[9]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five mango cultivars in the seasonally wet–dry tropics of northern Australia[J] . P. Lu,E.K. Chacko,S.L. Bithell,H. Schaper,J. Wiebel,S. Cole,W.J. Müller.Scientia Horticulturae . 2012
[10]  
Yield and water use of eggplants ( Solanum melongena L.) under full and deficit irrigation regimes[J] . F. Karam,R. Saliba,S. Skaf,J. Breidy,Y. Rouphael,J. Balendonck.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20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