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秦颖
唐强
倪金霞
朱文增
段淑荣
王德生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体感诱发电位(SE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潜伏期测定。结果B、C组大鼠的Bederson评分各时间点均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A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 ,与B、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大鼠的平衡木评分在术后 3d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 ,除Bederson评分外 ,C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P <0 .0 5 ) ;B、C组大鼠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 7d ,C组大鼠SEP潜伏期的改善程度与术后即刻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的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 ,并能通过调整脑梗死大鼠皮层SEP潜伏期使缺血损伤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功能恢复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J].
唐强 ;
秦颖 ;
倪金霞 ;
王德生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12-14
[2]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徐莉 ;
李玲 ;
陈景藻 ;
郭振援 ;
王冰水 ;
袁华 ;
刘卫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2) :22-24
[3]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SEP的影响 [J].
许能贵 ;
王月兰 ;
汪克明 ;
周逸平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9, (02) :31-34
[4]   不同穴位针刺对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J].
金竹青 ;
程介士 .
上海针灸杂志, 1998, (05) :39-41
[5]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及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J].
司全明 ;
吴根诚 ;
曹小定 .
针刺研究, 1998, (01)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