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量分担方法研究

被引:28
作者
史淑娟
李怀恩
林启才
党志良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偿量; 分担; 离差平方法;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TV68 [调水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受水区和水源区之间如何分担水源区所需生态补偿量是决定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能否良性和持久运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水利工程费用分摊和环境容量分配的思路,构建了单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和离差平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分担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离差平方法比较客观、全面、合理。按该法计算,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分担比例应为20%和80%。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D].吴岚.北京林业大学.2007, 03
[2]  
水资源恢复的补偿机制研究.[D].张春玲.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3, 02
[3]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郭潇 ;
方国华 ;
章哲恺 .
水利学报, 2008, (09) :1125-1130+1135
[4]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 [J].
陈丁江 ;
吕军 ;
金树权 ;
沈晔娜 .
环境科学, 2007, (07) :1416-1424
[5]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定量标准研究 [J].
郑海霞 ;
张陆彪 .
环境保护, 2006, (01) :42-46
[6]   离差平方法在梯级水库补偿效益和综合水利工程费用分摊中的应用 [J].
赵麦换 ;
徐晨光 ;
黄强 ;
田峰巍 ;
薛小杰 .
水力发电学报, 2004, (06) :1-4
[7]   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J].
龚亚珍 .
林业科技管理, 2002, (03) :19-21
[8]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费用分摊研究 [J].
周召梅 .
湖南水利水电, 2002, (01) :38-39
[9]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投资分摊研究 [J].
杨义灿 ;
郑垂勇 ;
史安娜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45-49
[10]  
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M].刘玉龙; 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