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补充性货币的法律规制——兼论数字货币的补充性监管

被引:8
作者
柯达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补充性货币; 数字货币; 区块链; 法定货币; 货币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补充性货币发展为"易货记账货币"与"时间货币"两种主要形态。一方面,面对法定货币表现出的种种不足,补充性货币在货币信用、货币单位等方面对法定货币进行了功能补充。另一方面,补充性货币作为小范围的私人交易媒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使用者权益受损,同时可能冲击法定货币体制并影响金融稳定,因此需要法律对其进行规制。但目前各国尚未出台针对补充性货币的监管措施,仅有法定货币法和民事法律可对其进行约束。私人数字货币是金融科技背景下补充性货币的新形态,其与法定数字货币均对传统法定货币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私人数字货币对法定数字货币也存在功能补充,因此在监管私人数字货币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时,需要考虑到二者的补充性特征。补充性货币的监管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法律问题,补充性货币是否能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自身是否能接受货币权力的分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虚拟形态补充性货币在中国的发展 [J].
蒋海曦 .
江汉论坛, 2018, (11) :53-57
[2]   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理与权义分配研究 [J].
刘少军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8, (03) :165-179+209
[3]   重新定义货币:法币、竞争性货币与数字加密货币的理论演进 [J].
郭艳 ;
王立荣 ;
张琴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25) :25-35
[4]   马克思补充性货币理论与“中华红色经济之都”的实践 [J].
蒋海曦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 8 (04) :89-103
[5]   适应性与补充性:货币功能理论的新发展 [J].
蒋海曦 ;
吴震宇 .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06) :46-53
[6]   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 [J].
陈友华 ;
施旖旎 .
人文杂志, 2015, (12) :111-118
[7]   “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 [J].
许加明 .
社会工作, 2015, (01) :74-80+126
[8]   货币财产权、立法与自由 [J].
吴礼宁 .
北方法学, 2014, 8 (06) :41-51
[9]   补充性货币的理论、最新发展及对法定货币的挑战 [J].
贝多广 ;
罗煜 .
经济学动态, 2013, (09) :4-10
[10]   论法偿货币——兼论电子货币非法律意义上的货币 [J].
徐冬根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6) :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