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举例

被引:8
作者
张欣宇 [1 ]
袁宝萍 [1 ]
卫洪昌 [1 ]
黄玮 [2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 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普内科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中医; 治疗; 病案分析;
D O 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4.06.075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近十余年来,人们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循证医学的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可以明显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短期应用中虽能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但长期应用不能延长患者寿命,反而增加死亡率。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石。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对于中药的传统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温阳药物可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而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益气养阴法可能对防治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临床病例来分析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真武汤联合用药治疗心衰临床观察 [J].
毛永红 .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01) :54-55
[2]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中医药有效防治方法的思考 [J].
陈长勋 ;
高建平 ;
吴琦 ;
郭娟 ;
顾伟梁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0, 8 (01) :7-14
[3]   地龙降压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 [J].
李承德 ;
康白 ;
毛淑梅 ;
黄严 ;
唐胜建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05) :450-452
[4]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冼绍祥 ;
周凤娇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6) :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