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中医药有效防治方法的思考
被引:45
作者:
陈长勋
[1
]
高建平
[1
]
吴琦
[1
]
郭娟
[1
]
顾伟梁
[1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神经内分泌;
中医;
治疗;
中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近年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治疗目标不再仅仅是暂时性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短期应用虽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但长期应用并不延长患者寿命,反使死亡率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CHF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已不再是CHF的禁忌药,长期应用可改善心室重构,增强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中医临床短期使用温阳益气药治疗CHF虽然可改善症状,但因这类药物能兴奋交感神经,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不利影响。除晚期需要特殊干预外,慢性心衰患者早期使用寒凉药性中药治疗可能更加有利;清热、养阴法可能对防治CHF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在清热养阴中药或复方中可能发掘出具有较好疗效和应用价值的抗CHF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