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21
作者:

邓楚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谢炳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李晓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朱东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用地集约利用;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
湖南省;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6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市(州)层面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湖南省农用地可划分为集约利用、中度集约利用、低度集约利用三等,归并为6类;环洞庭湖地区及湘江流域的岳阳、常德、益阳、长沙、湘潭、衡阳、永州7市农用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长沙、湘潭归并为一类,岳阳、益阳、衡阳归并为一类,常德、永州归并为一类;湘中娄邵盆地的娄底、邵阳和湘东的株洲3市农用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状态,归并为一类;湘西的怀化、湘西州、张家界和湘南的郴州4市(州)农用地处于低度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郴州、怀化归并为一类,张家界、湘西州归并为一类。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产品消费市场可达性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市为例[J].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 84 - 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姚士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对比[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4) : 291 - 296曹银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天津滨海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155 - 158宗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4] 黄淮海地区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布[J].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 1779 - 1786曹志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梁流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郝晋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5] 河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 611 - 61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门明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霍习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 1117 - 112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邵晓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张凤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 [7]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 123 - 127李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宋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2) : 11 - 17祝小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程久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费罗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5) : 81 - 83刘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王翠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第三测绘院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李国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
- [10]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土壤通报, 2008, (02) : 209 - 21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秋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石水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