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亚基组成与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翔
董健
张改生
雷玲
仝胜利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蛋白质含量; 沉降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黄淮麦区的77个不同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亚基组成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u-1三位点的亚基等位变异共有13种,A1位点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为71.05%,亚基2*最低,仅为3.94%;B1位点亚基7+9和7+8相对频率最高,分别为43.42%和31.58%,亚基17+18出现频率最低,为1.32%;D1位点亚基2+12出现频率最高,为52.63%,亚基4+12最低,为3.16%。值得注意的是,优质亚基14+15和5+10,在B1和D1位点分别出现了较高的频率,为10.53%和31.21%。三位点亚基对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分别表示为:1≥2*>Null,14+15≥17+18≥7+8>7>7+9>20≥6+8,5+10>2+12≥4+12。对沉降值的效应分别表示为:2*≥1>Null,14+15≥7+8>7≥17+18>7+9≥20>6+8,5+10>2+12≥4+12。在蛋白质含量水平上,亚基组成1、14+15、2+12,1、7+8、5+10,1、7、5+10和1、7+9、5+10相对较高;在沉降值水平上,亚基组成1、7+8、5+10和1、14+15、2+12相对较高。因此,研究认为三位点分别为1或2*、7+8或14+15、5+10是品质优良的最佳亚基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3+163 +1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50个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关系的研究 [J].
高翔 ;
仝胜利 ;
张改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2) :299-303
[2]   陕西关中不同时期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J].
李学军 ;
王辉 ;
于新智 ;
闵东红 ;
孙道杰 ;
冯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1-44
[3]   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分析 [J].
陆燕 ;
马传喜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26-130
[4]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及其与品质和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J].
赵和 ;
卢少源 ;
李宗智 .
作物学报, 1994, (01) :67-75
[5]   小麦胚乳蛋白质组分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烘烤品质的关系 [J].
马传喜 ;
吴兆苏 .
作物学报, 1993, (06) :562-566
[6]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加工品质.[M].李硕碧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M].郭尧君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