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56
作者:
马得勇
陆屹洲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威权人格;
意识形态;
信息接触;
爱国主义;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856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1204 ;
030202 ;
摘要:
近年来,中国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借助社交媒体得以加速发展。对于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解释,目前流行的整体主义解释范式存在明显缺陷。本研究从微观的个人层次入手,以中国网民为研究对象,对民众的民族主义态度的形成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认为,尽管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并不能否认存在官方的思想教育或宣传动员的因素,但是从个体的信息接触到其民族主义态度的形成之间,应该存在中介变量,信息通过中介变量的传导之后才最终对个体的民族主义态度产生了影响。这些中介变量有两个:威权人格和意识形态。正是由于这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个体的民族主义态度在同样的信息环境和接触频率下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本研究的主张获得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对中国外交和国家形象可能造成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92+197
+197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