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被引:53
作者
孙晓华
李明珊
王昀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发展; 夏普利值; 门限效应;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5.06.003
中图分类号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构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半对数模型,以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夏普利值方法分解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进而讨论了市场化改革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机制。结果显示,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3.18%,表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步是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化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能够促进发达地区经济以更快速度发展,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较弱,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是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2001~2011年 [J].
孙晓华 ;
李明珊 .
改革, 2014, (06) :59-66
[2]  
The Core Driver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An Analysis Based on Cross-Region Spillover Effects of Factors[J]. 丁志国,赵宣凯,苏治.China Economist. 2013(01)
[3]   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入)效应:产业组织视角 [J].
程培堽 ;
周应恒 ;
殷志扬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527-1548
[4]   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J].
郭熙保 ;
罗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52-65
[5]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J].
康继军 ;
王卫 ;
傅蕴英 .
统计研究, 2009, 26 (05) :33-40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J].
王文举 ;
范合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9) :48-54
[8]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Shapley值分解方法 [J].
李敬 ;
冉光和 ;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7, (05) :42-54
[9]   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 [J].
郝睿 .
世界经济文汇, 2006, (02) :11-29
[10]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严冀 ;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1) :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