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及应用

被引:21
作者
谢平
朱勇
陈广才
雷红富
李晶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 水文水资源效应; 无定河流域; 参数率定与检验;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3.001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了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提出考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该模型基于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一级类型,将流域划分为6种不同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类型;在每一类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面积上,分别考虑蒸发和下渗的差异,并利用蓄满-超渗耦合产流模型计算该面积上的地表径流量和地面以下径流量;利用地貌汇流模型和线性水库模型将每类面积上的地表径流量和地面以下径流量演算至流域出口断面,从而得到流域的水文过程。模型参数包括流域地貌特征参数、产流参数和汇流参数,前者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获得,而后者则需要根据流域的水文资料通过最优化方法求得。利用无定河流域1980~2000年的逐日降雨、蒸发及流量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检验,率定期1986~2000年的水量平衡系数为0.999,年径流深合格率为100.0%;检验期1980~1985年的水量平衡系数为0.953,径流深合格率为83.3%,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无定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模型产汇流参数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出无定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发能力的相对大小关系为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下渗过程的若干问题探讨 [J].
胡彩虹 ;
张文华 ;
林凯荣 ;
雒征 .
水电能源科学, 2004, (04) :8-11
[2]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评述及代码转换 [J].
肖鹏峰 ;
刘顺喜 ;
冯学智 ;
林广发 .
遥感信息, 2003, (04) :54-58
[3]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环境效应 [J].
刘贤赵 ;
黄明斌 .
果树学报, 2002, (02) :75-78
[4]   自然降雨下渗与径流规律的研究 [J].
杨苏龙 ;
石跃进 ;
史俊东 ;
齐宏立 ;
赵俊侠 .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02) :44-45
[5]   毛乌素沙地水分蒸发和草地蒸散特征的比较研究 [J].
李品芳 ;
李保国 .
水利学报, 2000, (03) :26-30
[6]   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土壤入渗研究及次暴雨地表产流计算方法 [J].
王秀英 ;
曹文洪 .
泥沙研究, 1999, (06) :79-83
[7]   逆高斯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 [J].
谢平 ;
梁瑞驹 .
水利学报, 1997, (03) :10-16
[8]   超渗和蓄满同时作用的产流模型研究 [J].
雒文生 ;
胡春歧 ;
韩家田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4) :6-13
[9]  
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社会需求与科学问题[A]. 李秀彬.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