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跨区域转移与地方财力不均等——基于“营改增”前后的比较分析

被引:14
作者
高凤勤
刘金东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增值税; 地方财力不均等; 生产地原则; 消费地原则;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8.02.006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现有增值税主要按照生产者所在地在地区间分配,但实际税负却主要是由消费者承担,这种税负转嫁造成了增值税收入的地区间转移,并由此影响区域间财力分配格局。相比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亲富性特征。文章基尼分解结果显示,"营改增"之前,生产地原则带来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存在对地方财力不均等的扩大效应,相比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使得区域间财力总额不均等程度加剧了50%以上,使得区域间人均财力不均等程度加剧了100%以上。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认为,"营改增"之后,随着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全产业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生产地原则带来的税收转移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依然存在对地方财力不均等的扩大效应。未来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转移支付对冲增值税带来的地方财力不均等,进而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国家信息中心编, 2005
[2]   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J].
张帆 ;
潘佐红 .
经济学(季刊), 2006, (01) :307-328
[3]   中国地方政府总体财力不均等程度及其分解:1997~2005 [J].
江庆 .
南方经济, 2010, (08) :3-16
[4]   进口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J].
罗知 ;
郭熙保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111-124
[5]   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 [J].
黄夏岚 ;
刘怡 .
财贸经济, 2012, (01) :25-33
[6]   “营改增”的收入效应与中央地方财权划分 [J].
黄洪 ;
周毅 ;
朱盈盈 .
税务研究, 2014, (08) :19-24
[7]   省际贸易依存度指数研究 [J].
赵连伟 ;
高凤勤 .
统计研究, 2015, 32 (02) :111-112
[8]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特征及溢出效应 [J].
席强敏 ;
李国平 .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1926-1938
[9]   营改增后中央地方分成方案及其影响分析 [J].
王庶 ;
邵桂根 ;
岳希明 .
税务研究, 2016, (09) :40-45
[10]   我国宏观税负抑制了企业投资增长吗?——基于不同注册类型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刘金东 ;
薛一帆 .
西部论坛, 2017, (05)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