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水溃沙通道分区及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14
作者
刘洋 [1 ,2 ]
机构
[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水文所
[2]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突水溃沙; 导水沙裂缝带; 竖两带; 横两区; 发育高度;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15.0112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根据浅埋煤层不同基岩厚度所面临的突水溃沙灾害威胁程度差异,须对不同溃沙通道类型进行科学划分,并提出突水溃沙灾害配套的专有名词,为制定针对性的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鉴于导水裂缝带是从顶板水害防治角度提出的概念,对于新时期条件下的水砂溃涌灾害问题已经无法适用,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基于水砂溃涌灾害防治要求的新概念,通过对其发育规律及高度的研究,为揭示顶板突水溃沙机理奠定基础。据此,通过相似模拟分析了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特征,将浅埋煤层开采后的覆岩发育形态自上而下划分为网络性裂缝带和冒落性裂缝带,自外向内划分为贯通性裂缝区和方向性裂缝区,即竖"两带"、横"两区",并从防治突水溃沙灾害角度出发,提出了导水沙裂缝带的概念;同时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导水沙拱"力学模型,运用结构力学、岩体力学和散体力学对导水沙裂缝带高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得出4个解后,将涉及到的各参数取值区间代入到4个解中,最终确定导水沙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并,该成果为突水溃沙灾害防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效指导该类灾害的防治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深埋特厚煤层综放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探查技术 [J].
刘英锋 ;
巨天乙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5) :571-575
[2]   黄陇侏罗纪煤田顶板水害防治问题及对策探讨 [J].
刘英锋 ;
王新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4) :431-435
[3]   崔家沟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J].
王英 ;
樊永贤 ;
罗一夫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6) :722-725+742
[4]   浅埋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J].
刘洋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5) :565-570
[5]   沟壑切割浅埋区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J].
余学义 ;
邱有鑫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3) :269-274
[6]   黄陵一号煤矿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 [J].
王苏健 ;
侯恩科 ;
冯洁 ;
卫勇峰 ;
赵平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2) :155-159
[7]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涌水机理分析 [J].
韩江水 ;
赵婷 ;
武谋达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2) :144-148
[8]   薄基岩采动裂缝水砂流运移过程的模拟试验 [J].
杨伟峰 ;
隋旺华 ;
吉育兵 ;
赵国荣 .
煤炭学报, 2012, 37 (01) :141-146
[9]   覆岩采动裂隙带动态演化模型的实验分析 [J].
林海飞 ;
李树刚 ;
成连华 ;
王红胜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2) :298-303
[10]   基于土拱理论的土体坍塌机理研究 [J].
刘丹珠 ;
张家发 ;
李少龙 ;
王丙杰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 28 (05) :3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