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43
作者
韩洁
张志南
于子山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关键词
多样性指数; 平面分布; 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 1997年 6月、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共 3个航次 ,覆盖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为基础 ,进一步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沉积物因子的相关性高于其与底层水因子的相关性 ;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确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通过对 3个航次中 3个相同站位的比较 ,发现不同年份之3个季节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 2个航次中 2 0个相同站位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同样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P >0 .0 5 )。此外 ,渤海的物种数量要明显地高于胶州湾。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J].
李新正 ;
于海燕 ;
王永强 ;
帅莲梅 ;
张宝琳 ;
刘瑞玉 .
生物多样性, 2001, (01) :80-84
[2]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 [J].
金显仕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19-25
[3]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对潮间带水层-沉积物界面颗粒通量影响的研究 [J].
韩洁 ;
张志南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72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