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红土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朱丽东
周尚哲
叶玮
胡希军
张雪林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3]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金华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4] 甘肃兰州
[5] 广东广州
[6] 浙江金华
关键词
红土; 沉积; 第四纪; 环境变迁;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3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南方第四纪红土沉积是揭示该地区古环境变迁的良好信息载体,红土发育与构造变动、季风演化存在耦合.就第四纪红粘土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认为红土形成时代、成因、网纹化机制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红土地层学的发展,系统研究红土的沉积学、年代学、土壤学、生物气候学、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动红土地层学的发展,并丰富全球变化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网纹红土中的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的初步研究 [J].
李长安 ;
顾延生 .
地球科学, 1997, (02) :81-84
[22]   安徽宣城风成沉积—红土系列剖面ESR年代学研究 [J].
杨浩 ;
赵其国 ;
李小平 ;
夏应菲 .
土壤学报, 1996, (03) :293-300
[23]   庐山、黄山与天目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比较研究 [J].
朱诚 .
地理科学, 1996, (01) :37-45
[24]   浙江省的第四纪古红土 [J].
章明奎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5, (03) :141-146
[25]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Ⅰ 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J].
潘保田,李吉均,陈发虎 .
兰州大学学报, 1995, (03) :120-128
[26]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J].
朱照宇,王俊达,黄宝林,余素华,向明菊,张国梅,梁俊平,江伟华,梁池生,王庆广,谢光国,孟玲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67+628+269-277
[27]   长江中下游地区网纹红土中撞击事件记录的首次发现与初步研究 [J].
吴锡浩 ;
徐和聆 ;
蒋复初 ;
邓寄温 ;
肖华国 ;
赵志忠 ;
殷伟德 .
地质地球化学, 1995, (04) :83-86
[28]   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J].
赵其国,杨浩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07-116
[30]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J].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