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与行距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被引:18
作者
郭明明 [1 ,2 ,3 ]
赵广才 [1 ]
郭文善 [2 ,3 ]
常旭虹 [1 ]
王德梅 [1 ]
杨玉双 [1 ]
王美 [4 ]
范仲卿 [1 ]
亓振 [1 ]
王雨 [1 ]
刘孝成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2]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3] 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4]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筋型; 施氮量; 行距; 品质性状;
D O I
10.13930/j.cnki.cjea.150014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当今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籽粒品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栽培措施会对小麦籽粒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为探明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强、中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小麦类型间差异,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试验田,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150 kg·hm-2、210 kg·hm-2、270 kg·hm-2)为主区,行距(12 cm、20 cm)为裂区,供试品种为小裂区,研究田间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济麦20’和‘中麦8号’花后蛋白质积累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施氮量和行距增加而显著提高,且在低氮条件下施氮效果较为显著。在27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增大行距对2个小麦品种灌浆后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20 cm行距条件下,210 kg·hm-2施氮量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粉质参数等品质指标的改善,而270 kg·hm-2施氮量能够有效提高中筋小麦‘中麦8号’磨粉品质和粉质参数;2个筋型小麦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而2个小麦品种容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氮量在150 kg·hm-2以上时,增大行距,‘济麦20’和‘中麦8号’加工品质均能够显著提升,即在20 cm行距水平下2个筋型小麦加工品质较好。适当的施氮量和合理的行距配置能够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品质在行距20 cm、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优。说明适当增加施氮量和增大行距均有利于强、中筋冬小麦品质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水肥耦合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郑志松 ;
王晨阳 ;
牛俊义 ;
张美微 ;
张洁 ;
姚宇卿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4) :788-793
[2]   不同行距和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品质的影响 [J].
祝小龙 ;
董召荣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23) :55-56
[3]   行距与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薛盈文 ;
于立河 ;
郭伟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05) :873-876
[4]   茬口和施氮水平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 [J].
崔欢虎 ;
靖华 ;
王裕智 ;
逯腊虎 ;
马爱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090-1094
[5]   施肥对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及强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J].
曹承富 ;
孔令聪 ;
张存岭 ;
赵斌 ;
赵竹 ;
张耀兰 ;
杜世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073-1077
[6]   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 [J].
朱冬梅 ;
刘蓉蓉 ;
马谈斌 ;
郭文善 ;
张伯桥 ;
高德荣 ;
彭永欣 .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06) :16-21
[7]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贺明荣 ;
杨雯玉 ;
王晓英 ;
王振林 ;
杨万立 .
作物学报, 2005, (08) :1047-1051
[8]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曹承富 ;
孔令聪 ;
汪建来 ;
赵斌 ;
赵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46-50
[9]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吴玉娥 ;
薛香 ;
郜庆炉 ;
段爱旺 ;
杨文平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84-86
[10]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 [J].
杨延兵 ;
高荣岐 ;
尹燕枰 ;
张春庆 ;
李圣福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2)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