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与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薛盈文
于立河
郭伟
机构
[1] 不详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春小麦; 行距; 肥料施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高产春麦田选择合理种植方式和肥密组合,采用裂区设计,在两种行距下实施不同的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处理,探讨不同行距下的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显著,15 cm行距下的各个肥密处理的产量均高于30 cm行距下相应的肥密处理。除淀粉含量之外,行距对春小麦的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施肥量是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高肥料用量处理(360 kg/ha,NPK纯量,N∶P2O5∶K2O=1∶1.1∶0.5)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增加,淀粉含量下降。在相同行距、施肥量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与施肥量效应相反。三个因素相互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行距为15 cm、肥料施用量(NPK纯量,N∶P2O5∶K2O=1∶11∶0.5)为360 kg/ha、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a的处理组合比较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种植密度和样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J].
张全国 ;
马瑞昆 ;
贾秀领 ;
张丽华 ;
杨利华 .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02) :11-15
[2]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吴玉娥 ;
薛香 ;
郜庆炉 ;
段爱旺 ;
杨文平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84-86
[3]   行向、行距对小麦田间光照及产量的影响 [J].
冯永祥 ;
杨恒山 ;
邢界和 ;
姚静丽 .
内蒙古气象, 2002, (02) :29-30
[4]   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J].
张保军 ;
由海霞 ;
海江波 .
陕西农业科学, 2002, (04) :1-2
[5]   不同行距及两组三段栽培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J].
刘建华 ;
李俊杰 ;
罗家传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5) :569-570+572
[6]   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王之杰 ;
郭天财 ;
王化岑 ;
王永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3) :64-67
[7]   密度和肥料配比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刘春梅 ;
宋伟 ;
孙艳丽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201-204
[8]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J].
朱云集 ;
郭汝礼 ;
郭天财 ;
张庆友 ;
王之杰 ;
王永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62-66
[9]   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吕凤荣 ;
赵淑章 ;
杨胜利 ;
冯荣成 .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08) :10-11
[10]   拔节期重施氮肥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J].
李友军 ;
付国占 ;
刘丰明 ;
胡铁良 .
麦类作物学报, 1997, (05)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