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转型

被引:15
作者
胡志九
机构
[1] 江西银行战略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数量型调控; 价格型调控; 利率走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对象的数量型调控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数量型调控具有多方面的不足,其有效性受到质疑,且面临结构性问题的掣肘,开放环境下其独立性容易受到干扰。与之相反,以利率走廊为代表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和理论基础,宜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未来调控的主要方式。从近年来的现实来看,现阶段我国已具备逐渐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为了创造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良好环境,下一步需要扎实推进利率市场化定价等相关基础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
[2]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是否有价值 [J].
汪洋 .
当代财经, 2014, (10) :47-56
[3]   货币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和定向调控选择 [J].
汪仁洁 .
改革, 2014, (07) :15-24
[4]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 [J].
李俊霞 ;
刘军 .
经济学动态, 2014, (05) :26-33
[5]   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比较研究 [J].
柳欣 ;
刘磊 ;
吕元祥 .
经济学家, 2013, (05) :65-74
[6]   我国中央银行数量型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 [J].
项卫星 ;
李宏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7) :20-28
[7]   中国的物价上涨是货币超发引发的吗? [J].
谢家智 ;
张明 .
经济管理, 2012, 34 (02) :1-10
[8]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9]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J].
余永定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9) :4-8
[10]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