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官员“微腐败”的生成机理、发展逻辑及其多中心治理

被引:18
作者
李靖
李春生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基层官员; “微腐败”; 生成机理; 发展逻辑; 多中心治理;
D O I
10.16133/j.cnki.xxlt.2018.07.009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随着我国反腐工作向纵深发展,基层官员"微腐败"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从生成机理上看,我国基层官员从权力的支撑、物质的吸引、心理的诱导、动机的触发、"同盟"的达成以及腐败的发生等六个维度经历了"微腐败"潜藏期、"微腐败"酝酿期和"微腐败"激发期三个阶段,其"微腐败"呈现出纵深倾向和规模倾向的"裂变式"扩散的发展逻辑。同时,我国基层官员"微腐败"还由于法律失位、监督失效以及制度失灵而陷入治理困境,因此,必须在法律规定框架下构建以党委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群众为协同和以基层社会组织为支撑的多中心反腐模式,并且应在各主体相互平等、彼此配合以及动态协同基础上根治基层官员"微腐败",形成良性的动态腐败治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