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集体贪腐形成的内在逻辑——以海南省C县土地贪腐案为例

被引:9
作者
王郅强
史懿吉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体贪腐; 收益成本分析; 土地流转;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7.04.005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随着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增强,基层集体贪腐案件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为探究潜在贪腐个体转变为实际贪腐群体的内在逻辑,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海南省C县的骗取征地补偿款案为例,引入收益成本分析视角,从贪腐动机、制度约束、权力合谋、被查处风险这四个维度将集体贪腐分为贪腐动机萌发期、潜在贪腐群体合谋期和贪腐风险收益对比期三个阶段。研究表明:合谋能促进权力联合、增强信息不对称、分摊腐败风险、实现利益分配,从而具有消解被揭发风险、隐蔽腐败谋划的优势。产生贪腐动机后的潜在贪腐群体针对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选择合谋,使其在收益成本分析的主观判断过程中易提高贪腐的可行性,结合客观惩处情况,潜在群体将进一步判断是否加入贪腐群体。本文在基层集体贪腐的形成机理及个案深入研究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155 +155-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J].
黄长义 ;
孙楠 .
管理世界, 2013, (12) :174-175
[4]   网络反腐:实证案例与内在机理 [J].
文宏 .
社会科学, 2013, (10) :17-27
[5]   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治理政策的仿真研究 [J].
谭术魁 ;
饶映雪 ;
戴德艺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4) :53-59
[6]   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 [J].
陈国权 ;
毛益民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 (02) :5-13
[7]   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机制与干预:基于心理社会微观视角的分析 [J].
谭亚莉 ;
廖建桥 ;
李骥 .
管理世界, 2011, (12) :68-77
[8]   我国公务员集体腐败问题研究——基于过程模型的视角 [J].
张鹏 .
政治学研究, 2011, (05) :67-73
[9]   寻找新的方向:当代中国廉政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倪星 ;
陈兆仓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05) :45-52
[10]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J].
陈柏峰 .
社会, 2011, 31 (01) :2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