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观测分析

被引:15
作者
戴一枫 [1 ,2 ]
刘屹岷 [1 ]
周林炯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气温; 城市化; 最低气温; 均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现有场地观测表明,城市化对于气温的影响在静风、无云条件下的晚上最明显,而在大风、多云条件下的晚上最小。本文采用一套经过均一化处理的中国地区逐日平均、最高以及最低气温序列资料集,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在不同风速、云量条件下地面气温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从1960—2008年,中国东部地区(20~45°N,110~125°E)由于城市化造成的气温增暖为0.03℃/10a。而从1979—2008年,由于城市化造成的气温增暖为0.66℃/10a。在中国东部地区以及不同纬度带的3大城市群区,即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城市化导致的增暖都在夏季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天气条件下沈阳城市热岛特征 [J].
李丽光 ;
梁志兵 ;
王宏博 ;
李昌杰 ;
王笑影 ;
赵先丽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66-73
[2]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J].
张爱英 ;
任国玉 ;
周江兴 ;
初子莹 ;
任玉玉 ;
唐国利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57-966
[3]   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影响研究综述 [J].
任玉玉 ;
任国玉 ;
张爱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301-1310
[4]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Analysis of Series for Homogenization to Beijing Daily Temperature Series (1960-2006)[J]. 李珍,严中伟.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4)
[5]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J].
任国玉 ;
张爱英 ;
初子莹 ;
周江兴 ;
任玉玉 ;
周雅清 .
气象科技, 2010, 38 (01) :78-85
[6]   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J].
王清川 ;
郭立平 ;
张绍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6) :44-48
[7]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158-1166
[8]  
Homogenized Daily Mean/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 Series for China from 1960-2008[J]. LI Zhen 1,2 and YAN Zhong-Wei 1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in Temperate East Asia,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04)
[9]   苏州夏季城市热岛现状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J].
戎春波 ;
刘红年 ;
朱焱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84-87
[10]   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J].
杨英宝 ;
江南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