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一次光化学污染过程的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谢旻
王体健
高丽洁
LAM K S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江苏 南京
[3] 江苏 南京
[4]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光化学污染; 局地污染物排放; 输送;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4.04.012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0年3月28-31日发生在香港地区的一次光化学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在这次过程中,O3、NO2、CO、RSP、SO2的最大浓度分别达到175.2μg/m3,333.5μg/m3,5405μg/m3,349.3μg/m3,132.8μg/m3,污染持续时间三天,影响范围覆盖香港全境。利用同步的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浓度变化分析、气象条件分析、局地光化学机制分析和输送机制分析。结果揭示了这次污染过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造成这次大气污染的可能原因:晴天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和局地污染物的排放对此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外地污染物的输送对污染形成也有一定贡献。香港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布局和交通状况有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城市交通废气与低层大气臭氧形成和分布的数值模拟
    蒋维楣
    蔡晨霞
    杨涛
    徐振涛
    [J]. 气象科学, 2001, (04) : 409 - 416
  • [2] 广佛公路机动车排放有机污染物监测与研究[J]. 叶兆贤,简颖涛,祁士华,吴文勇.广州环境科学. 2000(02)
  • [3] 广佛公路机动车排放有机污染物监测与研究[J]. 叶兆贤,简颖涛,祁士华,吴文勇.广州环境科学. 2000 (02)
  • [4] 香港大气气溶胶组成与特征
    覃有钧
    陈泽强
    陈鲁言
    [J].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6) : 10 - 14
  • [5]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中有机污染及控制对策
    成玉
    闵育顺
    盛国英
    傅家谟
    孙大勇
    陈立民
    吴浩青
    [J]. 环境科学研究, 1998, (02) : 30 - 32+35
  • [6] 大气化学[M]. - 气象出版社 , 王明星 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