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以中国沿海城市群为例

被引:7
作者
段佩利 [1 ]
刘曙光 [1 ,2 ]
尹鹏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沿海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 ;
摘要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沿海城市群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开发强度加速上升,呈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深圳和上海处于最高一级,承德最低;资源环境承载力稳步上升,呈现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京津冀>长三角,深圳最高,肇庆最低。(2)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拮抗耦合阶段,非同步特征明显,以轻度失调类型为主,长三角协调度最高,辽中南协调度最低。(3)不同指标对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障碍度差异较为明显,前五位障碍指标是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占比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930 / 934+1009 +10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 [J].
黄秋森 ;
赵岩 ;
许新宜 ;
王国强 ;
王红瑞 ;
顾琦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1) :173-184
[2]   江苏省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的空间特征及协调分析 [J].
杨清可 ;
段学军 ;
李平星 ;
王磊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96-1704
[3]   城镇化背景下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J].
池源 ;
石洪华 ;
孙景宽 ;
郭振 ;
麻德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8) :1374-1384
[4]   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测度及其障碍因子诊断 [J].
尹鹏 ;
刘曙光 ;
陈才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7) :68-74
[5]   全域意义上的“开发强度”刍议 [J].
林坚 ;
唐辉栋 .
中国土地, 2017, (06) :16-18
[6]   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闫慧敏 ;
潘韬 ;
李鹏 .
资源科学, 2017, 39 (03) :379-395
[7]   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估——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叶玉瑶 ;
李升发 ;
张虹鸥 ;
苏泳娴 ;
吴旗韬 ;
吴康敏 ;
刘凯 .
热带地理, 2017, 37 (01) :43-55
[8]   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格局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尹鹏 ;
段佩利 ;
陈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5) :7-12
[9]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10]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分析与低碳优化 [J].
张苗 ;
甘臣林 ;
陈银蓉 ;
陈璐 .
资源科学, 2016, 38 (02) :26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