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港湾海水中石油烃的自然风化模式

被引:5
作者
张珞平
王隆发
吴瑜端
机构
[1]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海水; 风化速率; 盐度范围; 烃类; 衰减常数; 传输常数; 石油烃; 油含量; 油分; 自然风化; 含油; 港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海洋石油污染中,最为普遍的并对海洋生态系产生直接危害作用的形式是溶解的或分散于水体中的石油烃。Lee和Gardner(1978)研究了在受控生态系中几种芳烃的归宿;Wakeham等(1983)和Hinga等(1980)研究了在海洋小宇宙中几种烃类的风化途径;Makay和Leinonen(1975)利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中烃类的挥发作用;永田进一(1983)和倪纯治等(1983)分别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及油含量等因素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多数研究工作都试图从理论上研究有关特定烃类的风化过程或烃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油 [J].
苏先功 ;
王静芳 ;
赵云英 ;
杜瑞芝 ;
李连科 .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4) :83-95
[2]   海洋油污染微生物降解的研究——Ⅰ.厦门港石油烃降解菌的生态分布 [J].
倪纯治 ;
周宗澄 ;
曾活水 ;
李志棠 ;
谢锦祥 ;
张南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5) :63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