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立法研究

被引:36
作者
陈华彬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物权编立法;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占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物权法是关于财产的所有与其物权的利用的法律,具有强制性、绝对性、对世性及严格性,关涉人民、社会及国家的根本财产利益,故此,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尤其应当谨严、审慎。于缓和物权法定原则的同时,也应持谨慎态度。物权变动规则应予维持,同时也宜吸纳司法解释的经验而予补益。在所有权上,应对所有权的定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若干规则、相邻关系规则、盗赃物、遗失物、取得时效、先占及添附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予以完善、厘定或确立。于用益物权上,应对用益物权的定义、"三权分置"、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役权及典权分别做出改定、明确及建构,但不宜确立居住权。于担保物权上,宜以追及效力保护抵押权人利益、让与担保不作为典型担保并对物权法第202条进行改定。此外,鉴于占有制度于物权法中的关键地位,立法还应较大地扩展、丰富占有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探微 [J].
陈华彬 .
法学, 2015, (07) :19-27
[3]   区分所有建筑物修缮的法律问题 [J].
陈华彬 .
中国法学, 2014, (04) :217-235
[4]   日本区分所有建筑物修复制度的考察分析与启示 [J].
陈华彬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2) :84-92
[5]   中国民法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 [J].
本刊编辑部 .
中外法学, 2013, 25 (01) :6-21
[7]   业主大会法律制度探微 [J].
陈华彬 .
法学, 2011, (03) :67-74
[8]  
设立居住权可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N]. 陈华彬.检察日报. 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李适时, 2017
[10]  
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杜万华,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