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述评

被引:9
作者
刘武根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 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国内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要围绕提出背景、科学内涵、理论渊源、重要意义等方面展开,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引领世界发展的需要,其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新中国外交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内涵的阐释形成了"领域内涵说""发展进程说""观念体系说""结构状态说",为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需在拓宽视野、提高占位、把握重点、丰富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基础理论、实证、个案、对策、海外等方面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 [J].
曹绿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03) :39-45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J].
李宝刚 ;
廖红霞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5-9
[3]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J].
康渝生 ;
陈奕诺 .
学术交流, 2016, (11) :11-15
[4]   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J].
孙聚友 .
东岳论丛, 2016, 37 (11) :63-67
[5]   论列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J].
杨晶 ;
陶富源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5) :20-25
[7]   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J].
贺来 .
哲学研究, 2016, (08) :3-9+128
[8]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类文明发展的中国预判 [J].
虞崇胜 ;
余扬 .
理论视野, 2016, (07) :25-29+48
[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 [J].
陈须隆 .
当代世界, 2016, (07) :8-11
[10]   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 [J].
赵可金 .
当代世界, 2016, (06)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