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

被引:33
作者
任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 利益平衡; 依据; 实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不仅涉及多元的主体利益,而且涉及到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所存在的智力成果的非物质性、知识产品生产的社会性、知识产权取得的国家授权性等迥异于有形财产权的特点,以及知识产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起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利益平衡在知识产权法中有着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利益平衡的内涵、依据和实现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 [J].
马俊驹 ;
梅夏英 .
中国法学, 2001, (02) :103-112
[2]   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J].
陈立旭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5) :96-105
[3]   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民法学思考 [J].
吴汉东 .
法学家, 1996, (06) :54-62
[4]   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 [J].
孙国华 ;
黄金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3-9+19
[5]   论法与利益之关系 [J].
孙国华 .
中国法学, 1994, (04) :37-44
[6]  
传统财产权理论对知识产权观念之影响[J]. 曲三强.中外法学. 2002 (06)
[7]  
知识产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吴汉东主编, 2004
[8]  
利益伦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代兴著, 2002
[9]  
良法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龙主编, 2001
[10]  
基本法律价值[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谢鹏程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