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袁四化 [1 ]
刘永江 [1 ]
葛肖虹 [1 ]
任收麦 [2 ]
吴光大 [3 ]
李伟民 [1 ]
刘欢 [1 ]
郭新转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3]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山体隆升; 热年代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新生代的五期重要的隆升事件,与欧亚大陆拼合后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有关,俯冲引起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是阿尔金山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隆升的证据 [J].
李海兵 ;
杨经绥 .
地学前缘, 2004, (04) :345-359
[2]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东段中生代南北向伸展作用 [J].
陈宣华 ;
An Yin ;
George E.Gehrels ;
Eric S.Cowgill ;
Marty Grove ;
T.Mark Harrison ;
王小凤 ;
杨农 ;
刘健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3) :193-212
[3]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刘永江 ;
吴光大 ;
袁四化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67-73
[4]   阿尔金断裂双层花状构造的厘定 [J].
刘俊来 ;
潘宏勋 ;
任收麦 ;
葛肖虹 ;
叶惠文 .
地质科学, 2003, (01) :52-59
[5]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J].
葛肖虹 ;
刘永江 ;
任收麦 .
中国地质, 2002, (04) :346-350
[6]   阿尔金断裂带8Ma左右的快速走滑及其地质意义 [J].
陈正乐 ;
万景林 ;
王小凤 ;
陈宣华 ;
潘锦华 .
地球学报, 2002, (04) :295-300
[7]   阿尔金山区域热演化历史的初步研究 [J].
陈宣华 ;
尹安 ;
高荐 ;
George E.GEHRELS ;
陈正乐 ;
王小凤 ;
Eric S.COWGILL ;
Marty GROVE ;
T.Mark HARRISON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146-152
[8]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左右的去顶剥蚀作用——40Ar/39Ar热年代学定量制约 [J].
王非 ;
罗清华 ;
李齐 ;
万景林 ;
郑德文 ;
李大明 ;
王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28-230
[9]   阿尔金山北段晚新生代山体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万景林 ;
王瑜 ;
李齐 ;
王非 ;
王二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22-224
[10]   阿尔金断裂中段(阿克塞—芒崖段)的早期断层作用 [J].
刘俊来 ;
潘宏勋 ;
葛肖虹 ;
任收麦 ;
刘永江 ;
叶惠文 .
地质学报, 2001, (04) :47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