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4年东亚沙尘气溶胶的模拟源汇分布及垂直结构

被引:15
作者
熊洁 [1 ]
赵天良 [1 ]
韩永翔 [1 ]
Gong S L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2] Air Quality Research Divis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Environment Canada,Toronto,Ontario MH T,Canada
关键词
东亚沙漠; 沙尘气溶胶; 气溶胶模式; 垂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全球气溶胶模式GEM-AQ/EC的1995-2004年10年沙尘气溶胶模拟,探讨了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源汇分布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大陆沙尘气溶胶源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的沙漠地区,有两大沙尘主要源区:覆盖蒙古国南部及中国内蒙中西部的沙漠地区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亚沙尘排放量春季最大,占全年排放总量的66.81%,四月份达15.29Mt,夏季下降,秋季小幅度回升,冬季最小;东亚沙尘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增强的趋势.东亚沙尘沉降高值区与源区一致,源区及附近以干沉降为主,远距离传输到中国东北、长江以南及西太平洋包括日本、朝鲜半岛,湿沉降占主导地位;沙尘沉降具有季节变化,其趋势与东亚沙尘排放量的季节变化大致相同,且模拟的10年沉降量呈上升趋势.东亚沙漠地区排放的沙尘主导了东亚沙尘气溶胶的变化,最大的净沙尘汇区集中在紧邻净沙尘源区的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东亚地区春夏秋3个季节均是沙尘的净源区,而冬季强西风急流输入东亚以外的沙尘使东亚整体上为沙尘净接收区.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沙尘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3km高度以下,在西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朝鲜半岛沙尘高值中心位于在对流层中层5km高度上下,在沙漠以北地区沙尘垂直廓线的高值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6-8km高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61 / 9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位移特征 [J].
韩兰英 ;
张强 ;
郭铌 ;
马鹏里 ;
韩涛 ;
万信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454-457
[2]   中国沙尘暴分布规律及研究方法分析 [J].
杨艳 ;
王杰 ;
田明中 ;
陈兴强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465-472
[3]   中国北方沙漠戈壁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J].
邓祖琴 ;
韩永翔 ;
白虎志 ;
赵天良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11) :1761-1767
[4]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温度响应 [J].
宿兴涛 ;
王汉杰 ;
宋帅 ;
张志标 .
高原气象, 2011, (05) :1300-1307
[5]   中国沙尘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 [J].
沈凡卉 ;
王体健 ;
庄炳亮 ;
李树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7) :1057-1063
[6]   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土壤微生物学特征比较 [J].
王少昆 ;
赵学勇 ;
曲浩 ;
井向辉 ;
连杰 ;
云建英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12) :1516-1522
[7]  
东亚高空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及沙尘输送特征研究[J]. 钱胜利,李成才,张庆红.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3)
[8]   一次强沙尘输送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陈勇航 ;
毛晓琴 ;
黄建平 ;
张华 ;
汤强 ;
潘鹄 ;
王晨浩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5) :449-454
[9]   沙尘辐射效应对天气和沙尘输送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陈勇 ;
陈德辉 ;
王宏 ;
安俊岭 .
大气科学, 2009, 33 (01) :38-50
[10]   西北地区气溶胶的源和汇与沙尘暴研究综述 [J].
李富刚 ;
李仑格 ;
林春英 ;
王广河 ;
汪晓滨 .
中国沙漠, 2008, (03) :58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