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重庆市2000年~2012年水资源评价
被引:5
作者:
赵超
申烨红
赵先贵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足迹;
重庆市;
水资源评价;
D O I:
10.14034/j.cnki.schj.2015.03.013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基于水足迹理论,对重庆市2000年2012年的水足迹进行了研究,并对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12年重庆市水足迹、人均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水足迹从2000年的173.97×108m3上升至2012年的195.74×108m3;人均水足迹从2000年的610.68 m3上升至2012年的664.66 m3。2000年2012年重庆市为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年平均值输出量是输入量的17.62倍。2000年2012年水足迹经济效益指数增长明显,年均增高15.54%;水资源自给率较高,介于94.49%和96.63%之间;水资源匮乏指数均<1,除2001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50%,处于中等水平;水资源压力指数各年均<1,介于48.32%和85.30%之间,说明区域生产所用水足迹在可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仍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为了避免重庆市的水资源系统过快饱和甚至超载,可通过降低农畜产品虚拟水的输出,将节省下来的水资源用于增加值更高的第二、三产业和提高生态环境用水的比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来缓解。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