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

被引:35
作者
刘晓光
侯晓菁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 生态文明; 政策; 制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问题是农村发展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相关政策体系应在系统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评价。基于制度理论的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等三要素分析框架,借助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文本,并以2013和2014年在苏北地区的调查结果作为例证。在宏观层面,首先从五个维度对中国240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文本形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权威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部分法律亟待修订;在政策效力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定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主;在政策主题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范围和层次有待扩展,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在政策体例维度上,原则性的政策较多,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较少;在特别说明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微观层面,根据政策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影响力,选取了其中12件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利用制度分析框架对这些政策的文本实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现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中存在规范性要素较多且结构不平衡;规制性要素总量不足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主动性较弱;文化-认知要素缺乏且缺少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宣传教育等问题。最后,从提高规制性要素总量,增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主动性;平衡规制性要素结构,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及重视文化-认知性要素,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宣传教育等三个方面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 [J].
李仙娥 ;
郝奇华 .
生态经济, 2015, 31 (04) :166-169
[2]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J].
孟伟 ;
孙启宏 .
环境保护, 2015, 43 (01) :34-37
[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及其波动机理研究——基于最优契约设计视角 [J].
李国平 ;
张文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0) :24-31
[4]  
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内涵、框架与改革思路[J]. 俞海,张永亮,夏光,冯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0)
[5]   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演变及脆弱性分析 [J].
宋燕平 ;
费玲玲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0) :9-14+110
[6]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 [J].
任晓冬 ;
高新才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3) :107-112
[7]   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 [J].
洪大用 ;
马芳馨 .
社会学研究, 2004, (04) :1-7
[8]  
江苏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陈巍, 2015
[9]  
高等教育政策生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涂端午, 201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典[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