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

被引:37
作者
董宇 [1 ]
马晶 [1 ]
张涛 [2 ]
申哲民 [1 ]
王茜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
[2]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秸秆; 燃料乙醇; 生物能源; 转化利用; 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秸秆年产量在7亿t左右。以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秸秆作为原料转变成能源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文章从秸秆制备乙醇、甲烷-甲醇及气化、液化制备柴油几个方向进行讨论。用秸秆等废弃物制造能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处理秸秆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通过对这些方向的原理、操作条件、设备、经济性等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秸秆转变能源途径中最有利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每t秸秆产生的热量最多(18900MJ),且产生的价值可观,纤维素乙醇的发展潜力最大。秸秆制乙醇的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利用秸秆能源化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研究探讨 [J].
李庆军 ;
陈玖章 ;
闫颖 .
农业机械, 2010, (S3) :43-45
[2]   秸秆资源现状及秸秆沼气效益分析 [J].
王珏 ;
寇巍 ;
卞永存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29 (12) :39-41
[3]   浅谈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J].
于英林 ;
董云哲 ;
谢涛 ;
李明森 ;
史云天 .
农业与技术, 2009, 29 (06) :73-74
[4]   中国秸秆资源“5F”利用方式的效益对比探析 [J].
张燕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3) :45-51
[5]   利用回归模型比较秸秆利用方式 [J].
韩佳慧 ;
杨扬 ;
张景来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3 (06) :87-91
[6]   我国秸秆发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J].
张卫杰 ;
关海滨 ;
姜建国 ;
李晓霞 ;
闫桂焕 ;
孙荣峰 ;
许敏 ;
孙立 .
农机化研究 , 2009, (05) :10-13
[7]   农作物秸秆利用 [J].
海生 .
湖南农机, 2009, (02) :31-31
[8]   秸秆干发酵产沼气技术的概述和展望 [J].
武少菁 ;
刘圣勇 ;
王晓东 ;
刘小二 ;
王森 .
中国沼气, 2008, (04) :20-23
[9]   农村秸秆气化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J].
吕忠志 ;
张沈生 .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08) :86-87
[10]   探讨秸秆焚烧的危害与秸秆的综合利用 [J].
李涛 ;
卓海峰 ;
王文富 ;
姬艳恒 ;
杨志恒 ;
吕鹏伟 .
科技信息, 2008, (20)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