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湖相沉积的探地雷达图像及光释光年代学证据

被引:21
作者
白旸 [1 ]
王乃昂 [1 ]
何瑞霞 [2 ]
李景满 [1 ]
赖忠平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下伏地层; 湖相沉积; 探地雷达; 光释光测年; 巴丹吉林沙漠; 气候波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探地雷达对巴丹吉林沙漠南部高大沙丘下伏地层进行了探测,在探地雷达剖面沿线采集湖相沉积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图像解译,探地雷达反射波与沉积相有相关关系,根据探地雷达数据与沉积信息重建沙丘下伏结构与沉积环境。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该测区下伏地形平坦,流沙覆盖区的风成沙是覆盖在古湖相沉积层之上的。样品光释光测年结果反映,在MIS 5e阶段和MIS3阶段,巴丹吉林沙漠南部存在大湖期或高湖面,之后湖相沉积物或钙质胶结层与风成沙因不同的干湿环境而交替叠积;局部流沙覆盖区甚至在距今7ka前后还存在有浅湖-沼泽环境。质言之,在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多次波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形态与风动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陶 ;
杨小平 ;
董巨峰 ;
范兴燕 ;
李鸿威 ;
朱秉启 .
中国沙漠, 2010, 30 (06) :1285-1291
[2]   基于遥感的巴丹吉林沙漠范围与面积分析 [J].
朱金峰 ;
王乃昂 ;
陈红宝 ;
董春雨 ;
张华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9) :1087-1094
[3]   乌兰布和北部地区沙漠景观形成的沉积学和光释光年代学证据 [J].
范育新 ;
陈发虎 ;
范天来 ;
赵晖 ;
杨丽萍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7) :903-910
[4]   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气候变化及沙漠演化研究 [J].
鲁瑞洁 ;
王亚军 ;
张登山 .
中国沙漠, 2010, 30 (02) :273-277
[5]   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沉积GPR雷达探测研究 [J].
李孝泽 ;
王振亭 ;
陈发虎 ;
NLancaster ;
李志刚 ;
李国强 ;
任孝宗 ;
董光荣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97-805
[6]   近22ka以来吉兰泰盐湖的环境变化及成盐过程 [J].
庞西磊 ;
胡东生 .
中国沙漠, 2009, 29 (02) :193-199
[7]   滴哨沟湾地层沉积特征记录的毛乌素沙漠变迁 [J].
靳鹤龄 ;
董光荣 ;
左昕昕 .
中国沙漠, 2008, (06) :1064-1072
[8]   近130a来毛乌素沙漠北部泊江海子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J].
鲁瑞洁 ;
夏虹 ;
强明瑞 ;
张登山 .
中国沙漠, 2008, (01) :44-49
[9]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成演化初步探讨 [J].
张伟民 ;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5, (02) :139-144
[10]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成因的粒度分析和热发光测年新证据(英文) [J].
Steffen Mischke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