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

被引:30
作者
刘宾 [1 ]
赵亮 [1 ,2 ]
张坤普 [1 ,3 ]
朱占玲 [1 ]
田宾 [1 ]
田纪春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
[2] 济宁市农业委员会
[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DH群体; 株高; 动态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控制株高的条件QTL和非条件QTL,揭示株高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获得更多调控株高的遗传信息。【方法】以两个主栽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的F1获得的含有168个株系的DH(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自拔节至开花期,每隔7d取样测定株高(分蘖节至穗顶端)。根据3个环境下株高的表型数据和含有323个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小麦株高的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8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在18个非条件QTL中,Qph5D-1在前4个取样期(3月9日—4月23日)均能检测到,Qph4D-1在后3个取样期均能检测到,分别是挑旗前、后阶段影响株高的主效QTL,其它非条件QTL在少数几个取样期发现或效应很小。10个条件QTL中,Qph5D-1在两个阶段均能检测到,总贡献率为30.1%。Qph4B在5月1日—5月8日检测到,贡献率为20.3%,对后期株高的净增长量起主要作用。其它条件QTL只在一个阶段出现或效应较小。【结论】影响株高的QTL数目及其QTL表达效应在株高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变化,说明控制株高生长的数量性状基因以一定的时空方式表达。在小麦育种中,本研究结果可为株高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62 / 45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小麦株高的QTL分析 [J].
王竹林 ;
王辉 ;
孙道杰 ;
何中虎 ;
夏先春 ;
刘曙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 (12) :59-63
[2]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plant height using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in cultivated wheat [J].
Kunpu Zhang ;
Jichun Tian ;
Liang Zhao ;
Shanshan Wang .
遗传学报, 2008, (02) :119-127
[3]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QTL的定位及其与产量的关联分析 [J].
崔世友 ;
喻德跃 .
作物学报, 2007, (05) :744-750
[4]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J].
嵇怡 ;
缪旻珉 ;
陈学好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6) :753-771
[5]   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J].
杨松杰 ;
张晓科 ;
何中虎 ;
夏先春 ;
周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8) :1680-1688
[6]   小麦GMP含量发育动态的QTL定位 [J].
李卫华 ;
尤明山 ;
刘伟 ;
徐杰 ;
刘春雷 ;
李保云 ;
刘广田 .
作物学报, 2006, (07) :995-1000
[7]   不同发育时期玉米株高QTL的动态分析 [J].
严建兵 ;
汤华 ;
黄益勤 ;
石永刚 ;
李建生 ;
郑用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8) :1959-1964
[8]   小麦株高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J].
刘冬成 ;
高睦枪 ;
关荣霞 ;
李润枝 ;
曹双河 ;
郭小丽 ;
张爱民 .
遗传学报, 2002, (08) :706-711
[9]   水稻株高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和分离 [J].
邢永忠 ;
徐才国 ;
华金平 ;
谈移芳 ;
孙新立 .
植物学报, 2001, (07) :721-726
[10]   水稻穗干物质重发育动态的QTL定位 [J].
何慈信 ;
朱军 ;
严菊强 ;
Mebrouk Benmoussa ;
吴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