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向指标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被引:44
作者
徐缓
贾中华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山东省寿光市皮肤病防治站
[3]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卫生防疫站
[4] 山东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5]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防疫站
[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办事处
[7]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9] 山东寿光
[10] 河北邯郸
[11] 山东潍坊
[12] 北京
关键词
知识率; 误解率; 健康教育;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04.03.003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向指标在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中的有效性。方法 调查山东、河北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群接受健康教育之前 (1 63 2人 )和之后 (1 2 5 6人 )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 信念的变化及对艾滋病知识误解方面的变化。结果  1 应充分正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误解情况 ;2 接受多途径的传播信息使知晓率明显上升 ,除电视、周围人谈论外 ,接受了其他宣传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人误解率明显小于未接受者 ;3 经过健康教育 ,导致知晓率上升、误解率下降 ,但知晓率改变的程度较误解率大 ,本研究认为误解与知晓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对应关系 ,受更复杂的因素影响 ;4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能导致人们从正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积极态度、降低消极态度 ,而误解则导致人们从反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消极态度、降低积极态度。结论 建议健康教育工作者今后对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的评价时 ,使用双重性指标 ,即“知晓率和误解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山东省新泰市农村地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J].
刘淑贞 ;
傅继华 ;
康殿民 ;
王少军 ;
黄涛 ;
石长胜 .
中国健康教育, 2001, (05) :6-8
[2]   某地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研究 [J].
柔克明 ;
吴尊友 ;
徐臣 ;
张云同 ;
计国平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02) :107-108+111
[3]   一年级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过程评价 [J].
孙昕霙 ;
吕姿之 ;
钮文异 ;
常春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9-11+8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吕姿之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