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系统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分析

被引:20
作者
张大东 [1 ,2 ]
张社梅 [3 ]
黄伟 [3 ]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区划办公室
[2] 浙江省农业区划学会
[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浙江; 低碳农业; 碳源碳汇; 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搭建农业系统碳源、碳汇评估的框架,该文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来浙江农业系统碳汇、碳源的主要构成及其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浙江农业系统总体呈碳增汇趋势,林地、农地是碳吸收的主要构成,而化肥及农用柴油用量的大幅上升是碳排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J].
匡耀求 ;
欧阳婷萍 ;
邹毅 ;
刘宇 ;
李超 ;
王德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56-61
[2]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 [J].
赵荣钦 ;
刘英 ;
丁明磊 ;
焦士兴 .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07) :40-44
[3]   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J].
漆雁斌 ;
陈卫洪 .
农村经济, 2010, (02) :19-23
[4]   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J].
罗怀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251-258
[5]   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 [J].
吴志丹 ;
王义祥 ;
翁伯琦 ;
蔡子坚 ;
温寿星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16-319
[6]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逯非 ;
段晓男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8, (02) :612-619
[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8]   不同管理模式对毛竹林碳贮量的影响 [J].
周国模 ;
吴家森 ;
姜培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6) :51-55
[9]   雷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J].
姜培坤 ;
徐秋芳 ;
杨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1) :10-13
[10]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J].
刘允芬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5) :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