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被引:40
作者
罗怀良
机构
[1]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关键词
植被碳储量; 农田生态系统; 碳密度; 川中丘陵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再根据盐亭县近55年来(19492004年)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估算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但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很不稳定。植被碳储量以大春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70.80%);近期大春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小春作物所占比重则略有上升。今后该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维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植被碳储量的稳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作物单产、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适度扩大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鲁春霞
    谢高地
    肖玉
    于格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 35 - 37
  • [2]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赵荣钦
    黄爱民
    秦明周
    杨浩
    [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60 - 65
  • [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385 - 1390
  • [4]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马钦彦
    陈遐林
    王娟
    蔺琛
    康峰峰
    曹文强
    马志波
    李文宇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100 - 104
  • [5]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朱波
    陈实
    游祥
    彭奎
    张先婉
    [J]. 土壤学报, 2002, (05) : 743 - 749
  •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 13 - 16
  • [7]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733 - 740
  • [8] 中国森林生产力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方精云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3 - 517
  • [9]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8 - 522
  • [10]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刘允芬
    [J].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5) : 6 - 11+49